144
首页 新闻 延安 县区 吴起

小香菇撑起“增收伞”

2023-10-17 11:11 来源: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金秋十月,菌棒飘香。吴起县铁边城镇数智香菇示范基地的菌棒加工按下了生产“快进键”,车间内的生产线正开足马力进行生产。连日来,10余名工人忙碌着拌料、装袋、灭菌、转运等工作,各个生产线运转井然有序。

该基地负责人李星告诉记者:“我们最近的工作量比较大、任务重,生产线机器全部满负荷运行。早上7点半大家就开始上班,每天都在加班加点完成菌棒加工任务。菌棒经过高温灭菌后进入接种、养菌环节,预计年底就可以出菇。”

铁边城镇是陕西省乡村振兴示范镇。近年来,该镇大力发展以棚栽业为主的设施农业,2022年,该镇在铁边城村张湾子建成了集菌棒生产、香菇种植、产品销售、数智推动为一体的多元化高标准数智香菇示范基地。

“我们镇通过筑巢引凤、招引乡贤能人,引进吴起县顺昌达农业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对该基地进行运营。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原则,努力让小香菇撑起乡村振兴的‘致富伞’。”铁边城镇二级主任科员梁振宁说。

“自从这个香菇基地建起来后我就在这里务工,每天挣150元。从今年正月到现在,我挣了1万多元。在这里工作活儿不是很重,也不影响家里的农活儿。”铁边城村村民杨文燕说。

记者了解到,该基地现有温室大棚47座,双层出菇棚50座,每年给周边村民支付劳务费和土地流转费用70万元。李星介绍说,今年,基地又新流转土地70亩,预计能新建双层出菇棚73座。这样算下来,基地的香菇规模能达到150万棒左右,产值能达到1200万元,可带动周边村民20余人在基地就业。

近期,该基地日产菌棒可达1.6万至1.8万棒,今年计划生产菌棒100万棒,不仅能满足基地自身食用菌种植需要,同时也能满足周边村民的菌棒需要。

“今年以来,我们镇依托建成的香菇基地,推出‘借棒还菇’的联农带农新模式。由企业以每棒3元左右的价格提供菌棒,农户负责日常管理,出菇后企业保价回收香菇,扣除成本农户每棒可获得纯利润1.5至2元。”梁振宁说。

“我有3棚香菇,每棚摆放1万棒菌棒,加上政府惠农政策补贴,目前,我已经收入了6万多元。”为了打消村民对“借棒还菇”模式的顾虑,今年,杨庙台村党支部书记许志远带头发展香菇产业。在他的带领下,近期,该村村民又新发展了5棚香菇。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依托惠农政策,通过整合资源,把群众房前屋后的空地全部建成双层拱棚,持续推广‘借棒还菇’模式,让更多群众发展香菇产业,得到更多实惠。”梁振宁说。

借着“南菇北移”的战略机遇、政策红利和陕北香菇生长区位优势,作为一名从事农业产业10多年的“新农人”李星,对发展香菇产业更是信心十足。

“我打算通过‘数智管理’‘借棒还菇’‘支部+合作社+农户’等方式,以‘基地+种植小区+种植户’的发展格局把香菇产业发展好。同时,在生产鲜菇、干菇的基础上,开发香菇酱、香菇脆等产品,打造‘种采销’一体的产业链条,让更多人能够在香菇产业链上增收致富,力争到2025年香菇规模能达到300万棒,把基地打造成陕北最大的香菇生产基地。”说起基地未来的发展前景,李星信心十足。(记者刘小艳通讯员 徐志全)

【纠错】责任编辑:王爱荣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