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首页 新闻 专栏2024 延安面孔

追逐向上的力量|王永宏:两封辞职信

2024-03-13 14:48 来源: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王永宏

“永宏,可不敢再写辞职信了,你看咱村现在光景多好。再辞职,好光景又得变‘烂包’,大家还想跟你好好干呢。”送走果商后,一些村民凑到王永宏身边说。

“看你们后面的表现了。”王永宏故作正经地回答。

聊到王永宏辞职的事,还得从头说起。

严家庄是个山岭村,2021年以前,村子卫生差、产业基础薄、人均收入低,是全镇有名的落后村。

“晚上出门靠手电,日常通话要‘移动’。”村民王海民说,“多少年了,这些问题还没解决。再看着其他村,一个发展得比一个好,大家不想再等,也等不起了。”

2011年,“能人”王永宏靠着自己摸索和努力,考取了高级农艺师证书,成了远近闻名的果树专家,并在县城买了商铺和楼房;2019年,他又在陕西华圣现代农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圣)担任专业技术员,村民无不羡慕。

“能把自家小日子过好,全村的大日子肯定也能过好,我们选他错不了。”在村民眼里,王永宏是村党支部书记的不二人选。2021年2月,村上换届选举,王永宏全票当选。

当时的王永宏并不情愿。一来严家庄村在全镇各项排名倒数,治理难度大,他怕辜负村民的期望;二来在村上任职太忙,影响自己在华圣的发展,收入会大不如前。

ee823246228c4eecac8609465e23e4df

王永宏看着丰收的苹果露出满意的笑容

“我把顾虑跟父亲说了,干了几十年村干部的他却很支持我。”王永宏回忆道,“我想着,先干一段时间吧,行了就继续,不行就拉倒。”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永宏走马上任。从此,他忙碌在村务中、穿梭在果园里,与村干部商议村子发展计划、同村民交流苹果种植技术,急着处理各类台账、忙着调解邻里纠纷。

“以前,咱就是个普通村民,啥也没管过。现在天天要为村子操心,晚上12点之前没合过眼。”王永宏感慨,“这个党支部书记真难当。”

半个月后,还在华圣和村上两头跑的王永宏感到身心俱疲,萌生了辞职的念头,趁着到镇上开会,向镇党委书记李发荣递交了辞职信。

没想到,信很快被退了回来。

“村里人都等着跟你一起干。你这一撒手,老百姓的盼头在哪儿?”李发荣问道。

王永宏欲言又止。

“人不能为了活着而活着,得明白咋活才有意义,要活出价值。”李发荣接着说。

王永宏沉默不语。

“刚干就打退堂鼓?”“刚上战场就当逃兵?”旁人也劝道。

……

众人的一番话,让王永宏低下了头。

“这事儿让我再琢磨琢磨。”拿起辞职信,王永宏满脸愁容,踉踉跄跄返回了村里。

“永宏,真不当党支部书记啦?”

“永宏,不再坚持坚持?”

“永宏,不带我们一起干了?”

……

消息很快传遍全村。当晚,坐在家里的王永宏把辞职信拿出来看了又看,村民们写满期盼的脸庞在他眼前愈发清晰。于是,他把手中的信揉成一团扔在了地上,又提笔写起了另一封辞职信。

第二天,王永宏刚出家门就被堵在门口。

“是的,辞职不干了。”看着村民脸上写满了失落,王永宏故意不紧不慢地说,“我现在要去华圣了,大家散了吧。”

望着王永宏远去的身影,村民们悻悻离开。

“赶紧拿走。”看到辞职信,华圣技术总监雷争荣把信直接塞了回去。

“你技术服务十个村,不比服务一个村强?”

“村上没了你王党支书,就不会再选个李党支书、张党支书?”

“公司每月给你挣5500元,在村上还得倒贴,你有钱没处花?”

雷争荣的三连问没能动摇王永宏辞职想法:“村子不大,可那是生我养我的地方。公司没了技术员可以再招,但我不回去,谁还愿意回去。公司挣得再多,富的是我个人;当好这个村党支部书记,富的是全村人。”

走出公司大门,王永宏一身轻松。

按下“重启键”,王永宏从整顿作风入手,调整“啃老”村干部,吸纳年轻“新血液”,定期开展果树技术培训,对接上级部门改善基础设施。

2个多月,王永宏瘦了20斤。母亲郝岁女抹着泪劝道:“这工作咱不干了,看你瘦成啥了。再干下去,身体都得垮。”

“多少人等着我,咋能撂挑子?辞了一回,不能再哄村民了。累我一个,富了全村,值!”听王永宏这样说,郝岁女虽然心疼,但也没再坚持。

一年后,严家庄村旧貌换新颜:54盏路灯装起来了,村民不再摸黑出行;3800米路通了,果商车辆开到了地头;1800米水渠建成了,果园灌溉难题得以解决;3个信号基站装好了,打电话不再到处找信号……

2021年前,严家庄村人均年收入刚过8000元。如今,人均年收入近1.6万元,全村苹果销售收入达到1700多万元。昔日村民眼中的“烂包村”,终于迎来了好光景。

“永宏,这个村党支部书记还打算辞吗?”村民打趣道。

王永宏笑着说:“等你们的光景过得比我好了,我再辞。”

【纠错】责任编辑:李平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