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首页 新闻 延安 县区 宝塔

一心为民谋项目 趟出产业致富路——记宝塔区临镇镇觉徳村党支部书记田桂紫

2023-07-01 10:02 来源: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记者 王静 通讯员 杨晓霞 郁小朋

“农村富不富,关键在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在班长。”在宝塔区临镇镇觉徳村,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个身影。他走家串户,为群众排忧解难;他指导大棚种植,为群众谋划产业发展;他昼夜伏案,规划着乡村的未来。他就是临镇镇觉徳村党支部书记——田桂紫。

6月28日一大早,在觉徳村的西瓜大棚前,村民们正忙着采摘西瓜,过秤装车。而田桂紫也早早过来帮忙,大家忙得不亦乐乎。

村民王随红告诉记者:“今年天气冷,西瓜的产量减了,但价钱没有减,在田书记和镇政府的领导下,我们错峰种植,错峰销售。田书记还把外面的客商引进来,帮助我们销售。我今年种的大棚西瓜,算一算能卖7万块钱,蔓子一拔,再种辣椒和豆角,一年下来收入很不错。”

现如今,觉徳村的大棚产业发展远近闻名,这一切离不开田桂紫。自1999年田桂紫担任觉徳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他始终把抓班子、带队伍、强组织放在重要位置来抓,率先垂范,不断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带领群众致富的本领,激发干部群众建设美丽新觉徳的热情。

田桂紫介绍说:“我1993年入党,1999年担任觉徳村党支部书记,当时觉徳村以种植玉米为主,村民的收入不到5000块钱,生活相当贫苦,因此一直外出务工,村上也没有产业。经过我们村党支部将问题及时梳理后,决定发展大棚产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起初,村民们不接受种大棚,觉德村党员、村“两委”会便带头在村上修建了第一批大棚。到2010年,大棚收入和玉米一对比,每亩地高于玉米10倍。政府对于修建大棚也有补贴,村民在逐渐受益之后,思想观念转变了,对大棚产业也有了信心和热情,觉德村的大棚规模也在逐年扩大。

产业发展好了,村民的住房和生活环境也改善了。2014年,觉德村家家户户都修了新房子,村上还新建了两个村民休闲娱乐广场,村民们房前屋后种花种草,和美乡村景象如画中一样。“我们家院子特别宽敞,家里也住得舒心,出门就能种大棚,不用去外面打工,特别好。我们田书记是村上多年的老书记了,总是能和我们想到一起去,为大家谋福利,为大家着想,是难得的好领导。”村民高志萍说道。

肩上的担子有多重,心中的责任就有多大。田桂紫凭着对工作的执着、对乡亲的一片真情,成功地让一个基础设施落后、经济发展滞后、房屋杂乱无章的小村落转变成了现如今乡风文明、群众富裕的美丽乡村。

“作为一名党员,我始终坚守入党的初心;作为一名党支部书记,我会继续以身作则,真抓实干,争取当好乡村振兴的领头雁。接下来,我们觉德村将围绕规模化、标准化、有机富硒化和集约化、品牌化进行产业提升,让村民收入越来越高、生活越来越好。”田桂紫说。

【纠错】责任编辑:许敏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