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首页 新闻 延安 县区 延川

“畜”势腾飞“牧”歌欢

2023-05-24 11:30 来源: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畜”势腾飞“牧”歌欢

——延川县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振兴

在延川县关庄镇关庄村振林融羊养殖家庭农场里,场主刘冬娥正和邻村的收购商协商卖羊具体事宜。养殖场里的绒山羊,体型健硕,产绒量大,是配种繁育的优等种羊,深受收购商的青睐。

“我们养羊3年了,现有200多只,全都是绒山羊繁殖种羊,去年一年销售了200多只,纯收入是20万元左右,这种羊好养,平时管理得好,喂养得好就可以了。”延川县振林融羊养殖家庭农场养殖户刘冬娥告诉记者。

养殖业一直是延川县的传统优势产业,过去,养殖户通常在沿沟、沿路修建简易养殖圈舍,不仅经济效益低,而且给村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损害。

为引导群众规范化养殖,实现设施规模化饲养,延川县通过思想引导、政策宣传,引导村民到指定地点集中修建养殖棚圈,解决养殖需求。

在延川县文安驿镇大桥沟村山里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远远地便听到牛舍里传来此起彼伏的牛叫声,饲养员正忙着给肉牛添置草料。山里旺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带动当地农户参与养殖,而且为保障饲草供给,合作社还通过种养结合的方式,流转200亩土地种植饲草玉米,延长饲养产业链。

“我们现在总共有102头牛,牛的品种有西门塔尔、秦川、夏洛莱,还有当地这个杂交黄皮牛。我们现在雇用一人,还带动了两户回来也搞这个畜牧。”合作社负责人高东雄说。

产业提质增效离不开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带动,更离不开畜牧兽医服务中心的保驾护航。以技术培训为重点,延川县积极组织技术人员对养殖户开展常见病预防指导,为养殖户分发动物防疫应急物资储备,全力保证牲畜防疫安全。

在延川县贾家坪镇石窑村,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高级畜牧师鲍建宁和同事正在给牛做着全方位检查,只见他拿着动物听诊器,仔细观察着牛的反应,随后在助手的帮助下,为牛进行了防疫注射,等所有工序完成后,鲍建宁又向养殖户详细科普养牛注意事项。

“一定要加强饲养管理,同时进行圈养消杀消毒,不然的话容易引起疾病的大面积传播。”鲍建宁说。

传统养殖助力产业发展,而特种养殖是产业提质的“芯片”。在延川县杨家圪坮镇瓦村河村,村民曹向阳养殖的东北梅花鹿已经为他打开了致富路。在他的养殖基地,一排排干净整洁的鹿舍内,梅花鹿三三两两聚在一起。这些鹿全是曹向阳从东北精心挑选引进,为此,他还专门学习了养鹿知识。据曹向阳介绍,梅花鹿浑身都是宝,鹿茸、鹿胎盘、鹿心血等都属名贵药材,可以提高人体自身免疫力,其市场经济价值极高。

“在延安,一斤鹿茸市场价2000元,东北客商收的话就便宜一些。鹿仔比东北能多卖500块钱,因为咱这里的气候、水土适应了,比东北运回来的好养。”曹向阳说。

六畜兴旺,牧歌高扬。针对还存在的技术、设施、营销三方面的短板,延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采取组织技术人员深入基层,面对面现场给养殖户培训,讲解畜禽科学养殖技术,解答养殖户遇到的实际问题。并结合畜牧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给养殖户配发了草籽、饲草料加工机械、环境消毒、栽桑养蚕、冷精配种等物资,改造提升了养殖圈舍,弥补了设备设施不足的问题,降低了劳动强度,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还在贺家湾村建起牲畜交易市场,解决了群众销售难的问题。如今,畜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引擎”。

截至2022年末,全县存栏猪7.5万头、牛3.6万头、羊3.52万只、家禽35万只、蜜蜂1.1万箱,出栏肥猪11万头、肉牛1.4万头、肉羊2.46万只;生产肉类10602.65吨、禽蛋3060.79吨、鲜奶350.02吨、蜂蜜400.11吨、水产品54.01吨;实现畜牧业产值49965.9万元、增加值28720.4万元。

“下一步,我们将结合现有资源优势,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建设畜产品精深加工基地,进一步延升产业链供应链,提升产品价值链,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延川县畜牧兽医服务中心主任张小平告诉记者。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作为农业农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的畜牧业,延川县从示范引领、提质增效、产业融合、强化防控、粪污利用等方面,全面推进畜牧业转型发展,全力推动畜牧业规模做大、质量做优,让畜牧产业成为助推乡村振兴、带动群众致富的一张靓丽名片。(记者刘小艳 通讯员张伟 杨澍宋妮)

【纠错】责任编辑:王爱荣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