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纪实
新窑坪村村民张宝存在送走最后一位客人后,哼起小调转回房间,心里很高兴。
今天,他的儿子结婚了,他家娶了个懂事的儿媳妇,这是儿子的人生大事,也是他家中的大喜事。张宝存回想着一天的热闹,除了高兴,对村上忙前忙后的村民们和“示范员们”更是充满感激,因为有了他们帮忙相助,喜事办得非常顺利喜庆。
看过账本的张宝存说道:“30多桌饭,加上烟酒花费还不到3万元,比起在县城酒店过事情,起码节省了1万多元,真的是经济又实惠。”张宝存对村上的红白理事会赞不绝口。
新窑坪村红白理事会成立以后,在村委会和村民们共同商议后制定了实行标准。不管白事喜事,都要杜绝浪费,饭桌上酒的价钱不能超过50元标准,烟不能超过20元标准,一桌饭几百元,不能太高,要让红白喜事不再流于形势和攀比,真正回归喜庆热闹的氛围。
“用最少的钱,最经济实惠的方式把事情过好了。亲朋好友们吃好了、吃饱了,没有一点铺张浪费,以后过红白喜事,我就在咱村里过。”张宝存高兴地说道。
“这次过事情村里不忙的人都来帮忙了,尤其是咱村的文明实践员,还真是没的说,人家从开始一直忙到最后,不挣一毛钱,没有一句怨言。我也要去报个名,也当一回志愿者,给咱的娃娃们看看,以后也要互相帮助、相亲相爱。”张宝存说。
新窑坪村坚持节俭朴素的原则和婚事新办、丧事简办的文明新风,只是安塞区大力推进移风易俗的一个缩影。自移风易俗工作开展以来,安塞区把推进农村红白理事会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鼓励各村组建立红白理事会,群众也从大操大办红白喜事、比阔气、讲排场,到积极响应、自觉简办,如今红白喜事简办新办已蔚然成风。
“真的太感谢你们了,一直给娃娃们辅导作业,让我们这些不识字的家长省心省力又省钱。”金明街道城北社区居民雷亮亮感激地说道。
针对留守困难儿童、进城务工者子女的教育、安全和成长问题,金明街道城北社区突出打造“向阳花”爱心驿站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由助人为乐、勤勉助学的“示范员”联合志愿服务队,为社区26名孩子提供作业辅导、特长培育、心理疏导、社会实践等志愿服务,建立志愿者、家长和孩子三位一体互联互动制度及接送孩子、上门家访制度,多方面帮助孩子阳光快乐成长。
金明街道办各社区还以敬老爱老、服务社区老年人为目的,深化全程式代办、下访式上门、菜单式居家服务活动,重点对辖区内空巢老人、高龄老人、残疾老人、困难老人,开展上门体检义诊健康助老、上门洗衣理发家政助老、上门陪护陪伴亲情助老“三助”活动,帮助解决老年人实际困难,以精心、贴心的服务温暖老人,得到了老年居民的一致好评。针对部分移民搬迁和进城务工农民缺技术、缺场地,自我发展能力不强的问题,金明街道办整合社区、村组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建立“爱心工厂”。由勤劳致富、自立自强的“示范员”引领带动,积极开展技能培训,带动26户38名社区贫困妇女在家门口实现了就业创业。
安塞区文明实践中心通过鼓励各站所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打造以志愿服务为主的共同实践平台,通过城区、镇街、村(社区)最后到家庭,形成地域、组织、人群的全覆盖,最终实现全民参与、全域联动、全社会共同支持的全新工作局面。
在安塞区,像这样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每天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上演。如今,农民茶余饭后谈论张家长李家短的少了,关心国家大事的多了。不孝敬老人、赌博的人少了,一心奔小康的人多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已经成为安塞区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群众、教育群众、引导群众的助推器,也融入了每个安塞人的日常生活中。
“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结合安塞实际,精准对接群众需求,注重激发创新动能。在树品牌、做活动、惠民生等方面持续发力,推动新时代文明实践蓬勃发展。”安塞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卢淑云说道。
潮涌催人进,风正好扬帆。如今,安塞区党的声音有宣讲、群众困难有帮扶、文化活动有依托、志愿服务有队伍,新时代文明实践的脚步行稳致远,不断书写着文明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