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传统文化融进新时代文明实践
“剪老虎要剪得生动一点,细节处不能剪得有毛边。”金明街道城北社区扶贫工厂里安塞民间艺人田爱莲正在为社区居民教授剪纸技艺,“2017年到现在,我带出来400多名学生,并收购她们的作品,卖出一沓是6块钱。”田爱莲告诉记者。
金明街道城北社区处于安塞城乡结合部,是一个移民搬迁和进城务工人员相对集中的社区。社区工作人员对辖区内的人口分类摸底、建档立卡,调研中发现很多家庭都从偏远的山村搬出,如何让群众搬出来、有事做,成了社区工作人员关注的一件大事。
针对社区居民的情况,城北社区整合小区门面房15间,建起社区爱心工厂,免费开展技能培训,志愿服务,为群众学手艺,学技能提供便利。安塞区城北社区党支部书记田晓霞介绍,截至目前,爱心工厂已举办技能培训班8期,1200余人次,累计带动110户330人,实现就业创业,户均月增收700余元,通过城北社区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开展,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精神面貌发生着悄然改变,邻里之间更加和睦,老百姓追求美好生活的精气神更加饱满。
韩树燕是安塞区城北社区的居民,从偏远的山区搬出来后,一直在家赋闲,自从社区建起了社区爱心工厂,她每天都来这里学点本事。“社区给我们提供这个场地,冬天坐在一起有暖气,我们这么多学员坐在一块一边聊天,心情也好了,技术也学了,还能给自己增加一点收入。”说起城北社区,韩树燕赞不绝口。
剪纸和农民画在陕西安塞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和坚实的群众基础。1986年,安塞县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1993年又被命名为“剪纸之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少不了文化的支撑,特别是这一文化具有极强的地域特色及群众基础。
近年来,安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在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同时,不忘利用民间艺术、非遗技艺的力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促进全面参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建设中去。
走进安塞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墙上挂着醒目的八幅农民画,这是有着二十几年农民画经历的韩树爱创作的。如今文明新风吹遍了安塞的大街小巷,韩树爱拿起笔,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内容,在农民画中得到了最直观的呈现。
“通过我区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根据我的理解,我画了这些农民画。第一幅画的是志愿者来到村上宣讲党的政策,村上的村民围着志愿者记的记,写的写。第二幅是志愿者来到田间地头讲的让我们永远跟党走,讲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呼吁我们有困难可以找志愿者,有时间可以当志愿者,来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韩树爱指着画向记者介绍。
据了解,安塞区深挖传统文化,组织文艺演出350余场;创作了小戏(二狗系列剧·之三《二宝炫富》)、新创陕北说书《新思想引领咱们永向前》《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谱新篇》、音乐快板《文明实践当先锋》等十余个群众喜爱的文艺节目,用小切口剖析大问题,持续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以“我们的节日”为主题,利用陕北民歌、陕北说书等文艺形式,全面宣传新思想、新理论、新政策。(通讯员 郝丽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