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玉红:让全村人过上更好的光景
“让全村人过上更好的光景”
——记安塞区招安镇枣湾村党支部书记高玉红
春天之所以美好,是因为她充满生机,充满希望。
“我的希望就是团结带领枣湾村村民,用奋斗和努力,让全村人过上更好的光景。”安塞区招安镇枣湾村党支部书记高玉红说。
1984年出生的高玉红,5年兵役结束后,回到枣湾村当选了党支部书记。4年来,他一心一意谋发展,带领村民把日子越过越好。
强堡垒硬队伍
“年轻轻的娃娃,能把这么大的庄子带好了?”当选之初,有村民在怀疑。
“这后生做事实在,又在部队里历练过,咱跟着好好干,日子肯定能过得更好。”更多村民信心满怀。
如何带着枣湾人把光景越奔越好?高玉红有自己的思考。
“村党支部是村上一切发展的堡垒所在,党员是干事创业的骨干和标杆。”高玉红说,只要建强党支部、发挥好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枣湾村就一定能够走得实、走得稳、走得好。
枣湾村辖6个村民小组,311户1080人,共有党员50名。上任伊始,高玉红便把建强基层党组织摆在首要位置,通过向老支书、老党员学习和交流观摩、专家授课、驻村干部帮带机制、“党员承诺制”等方式,帮助村干部强思想、提能力、转作风,积极参与村级事务管理。
与此同时,枣湾村成立村民议事小组,村内重大事项的决策和村民关心的重要事情,都召集支部党员和议事小组共同决策,做到村事办理公正、公平、公开,对村上“三务”实施透明化公开化,让村民对村上事务看得见,对未来发展有认知。
“现在村党支部的作用越来越大,村干部服务群众的意识更强了。”3年多来,枣湾村党支部强班子带队伍、找路子促增收、聚民生办实事,用实干担当带着大家搞产业奔富路。村民们曾经对高玉红的怀疑之声也一去不复返。
抓产业促增收
产业是农村发展、农民致富的根基所在。
枣湾村位于招安镇南4公里处,是一个半川道半拐沟村。“我们村当时产业发展相对不足,村集体经济薄弱,川道上的村民还有‘等靠要’的思想。”高玉红回忆道,“所以我下决心要把村上的产业搞起来,让村民实实在在地受惠、勤勤恳恳地奋斗。”
说干就干。高玉红多次组织村“两委”共同协商,平整改造村上土地120余亩,通过镇党委引进陕果集团,建成新型日光温室大棚12座、联动温室拱棚200米,建起了枣湾村休闲旅游观光采摘园。他趁热打铁,对外积极与陕果集团联系对接,对内引导村民在村上新建了50座拱棚,让村民在园区务工,既有租金收入,又有工资可挣,还能学习大棚蔬果种植技术,为村上长远发展产业夯实基础。
村民李桂琴就是受益者之一。“当时我掌柜(丈夫)病了,家里一点收入都没有。”李桂琴现在想起那阵儿都难,掌柜要看病,娃娃要上学,没钱哪能过得了。“幸亏村上把我推荐到陕果集团大棚基地干活,一天挣100多块钱,全家总算有了稳定收入。”
“3年多来,区上、镇上以及帮扶单位给我们枣湾很大扶持与帮助。”高玉红说,村上还种植葡萄80亩、核桃120亩;养猪300余头、养牛62头。“去年,村上人均纯收入12100元,我们又争取项目流转土地260亩,修建新型日光温室大棚47棚,目前项目已经完成墙体建设,我相信今年我们的收入会更高。”高玉红开心地说。
惠民生办实事
“现在的枣湾村是天青水碧山叠翠,产业兴旺人富裕,这段时间的景致尤其好,生活在村里可舒服了。”村民李世斌微笑着说,好多出去的枣湾人周末都要回到村里来享受享受春天的美好。
村民的钱袋子一天天鼓起来,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高玉红带着枣湾人积极建设生态宜居村,搞卫生、种花草、打机井、安路灯、建广场、修道路,村上的净化、绿化、美化、亮化工作持续不歇,村容村貌一天比一天好。
高玉红还非常注重民生建设。目前,村上自来水入户率100%,新型合作医疗参合率100%,边缘户、低保户、五保户和残疾人都按照相关政策给予最大照顾,村上194名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在校无辍学,他还在枣湾村建起了退役军人服务站,专门解决村上退役军人的生活实际困难。(记者 刘彦 通讯员 潘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