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小记
用“金钥匙”开启“致富门”
——安塞区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小记
4月的安塞,春光明媚,正是春耕春播的大好季节。走进安塞区真武洞街道李圪塔村的温室大棚里,色泽鲜亮的茄子缀满了枝头,村民们正忙着修剪藤蔓,促进果实生长。
村民张玉智边采摘茄子边和记者聊天,他告诉记者:“今年蔬菜价格特别好,茄子十分畅销,一斤可以卖到两块半、三块,按照这个价格,一年下来,140米大棚就能卖6万多块钱。”
李圪塔村是典型的拐沟村,经济发展受限。2018年,安塞区在村上建成了17座温室大棚,通过几年精心管护,村民收入有了明显增加。去年,村上继续扩大蔬菜种植规模,又建成18座大棚,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018年的不足1万元增加到去年的1.8万多元。
安塞区蔬菜中心分片包抓领导张海生说,这几年,区蔬菜中心加大了对李圪塔村民的蔬菜种植技术培训,指导他们走品牌运营,分级包装的路子,让蔬菜走向高端市场,目前李圪塔村的棚栽业已经实现了从种得好向卖得好转变,农民抢着种棚,致富积极性特别高。
李圪塔村的变化是安塞区大力发展蔬菜大棚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安塞区按照“棚栽提品质、林果抓管理、养殖扩规模、杂粮创品牌”的思路,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高标准推进“菜篮子”“果盘子”“米袋子”工程建设,为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资料显示,2021年,安塞全区粮食作物累计播种面积25.6万亩,产量5.6万吨;新建温室大棚543座,弓棚316座,实现蔬菜总产量27万吨,蔬菜产值全市第一。
与此同时,安塞区还按照龙头企业引领、规模养殖带动的思路,同步发展肉羊、家禽、生猪等特色养殖业,在高桥镇北宋塔村建成了现代循环农业示范园。
“我们这个养殖场设计养殖规模是30万只,目前已经进栏11万只,年销售额达到2000万左右,纯利润可以达到20%到30%。”陕西大丰金色农牧有限公司负责人杨文优说,“下一步,我们准备扩大规模,通过品牌化的模式运营,利润可能达到30%到40%之间。”
据了解,去年安塞区共建成各类家庭养殖场(户)276户,规模养殖场65个,完成畜牧业总产值6.7亿元,特色产业实现了遍地开花。
“乡村振兴产业是关键,今年我区将聚焦守住保障粮食安全和不发生规模性返贫两条底线,推进农产品多元化开发、多样化营销、多环节增值,促进农业提质增效、农民增产增收、农村和谐稳定。”安塞区农业农村局局长马锐说。 (记者 乔建虎 王冬 通讯员 高欣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