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美食不仅关乎味蕾享受,亦关乎历史和文化,关乎记忆与乡愁。
发表于 2022-02-27 10:01
在民以食为天的中国,美食不仅关乎味蕾享受,亦关乎历史和文化,关乎记忆与乡愁。
发表于 2022-02-27 10:01
2021年9月10日是我国第37个教师节。文旅中国特别策划“感念师恩”专题,采访了一批艺术工作者。面对镜头,回忆过往求学之路,他们对老师的感恩之情难以言表,热泪盈眶。现如今,他们活跃在不同
发表于 2021-09-10 16:32
盘炕技艺(桓仁盘炕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表于 2021-09-10 16:32
仰韶文化因1921年在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的发现而得名。经历了100年的时光,大仰韶体系得以建构。但考古对仰韶文化的了解依然是不知道的多于知道的,不断有新的发现,不断丰富已有的认知。
发表于 2021-08-16 16:21
在“云游非遗·影像展”上,新鲜“玩法”解锁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之美;在“百年百艺·薪火相传”中国传统工艺邀请展上,观众近距离感受非遗文化的魅力;7000余家非遗店铺、6万余种非遗产品参与线
发表于 2021-06-25 16:21
安徽黄山黎阳老街上,坐落着一幢粉墙黛瓦的徽派老宅,在这片繁华的商业街区显得格外宁静。这是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州漆器髹饰技艺”代表性传承人甘而可的工作室。
发表于 2021-04-27 16:15
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日前发布《关于开展2021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指出,为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意识,传承、弘扬中华
发表于 2021-04-08 15:47
宜川胸鼓,俗名花鼓子。据宜川县志记载,胸鼓从宋代就已在黄河沿岸地区流行,与安塞腰鼓、洛川蹩鼓齐名,被并称为“陕北三鼓”。1996年,宜川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胸鼓之乡”;2008年,宜川胸鼓
发表于 2021-02-10 13:00
“这些漆器首饰、茶具、餐具是销路最好的,把漆器艺术和实用品相结合这一步算是走对了。”今年38岁的陈芷月是重庆漆艺第六代市级传承人,在她的漆艺工作室里,四壁摆满了大大小小、各具特色的漆
发表于 2020-11-12 11:45
近两年,随着文旅融合不断深化,非遗加速进入百姓视野、融入百姓生活,尤其是各地大力开展非遗进景区,非遗项目不仅成为常驻表演项目,更成为景区营销宣传的新亮点、提升游客体验的新途径。
发表于 2020-11-10 11:18
“审美力,是一个人是核心竞争力”。新华网文化频道联合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中心,共同推出【审美力·非遗影像公开课】之《他们鉴证了文明》系列云端课程。
发表于 2020-09-29 11:11
身着艳丽服装的木偶随着他手势摆动,带着浓重地方口音的唱腔讲述着精彩的故事,口中的“叫子”,间或吹出惊讶、慌乱、兴奋等不同情绪的声音……这就是邵阳布袋戏。
发表于 2020-09-17 1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