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首页 新闻 延安 县区 甘泉

让乡村更美丽

2020-04-17 10:31 来源:延安市融媒体中心

让乡村更美丽

——甘泉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春和景明,山花烂漫。走进甘泉县下寺湾镇张家沟村,犹如走进了一幅风景优美的田园画卷,平坦干净的乡间小路交错纵横,绿荫掩映的农家院落清爽整洁;孩子们追逐嬉闹,老人们怡然自乐,一片和谐幸福。 

近年来,甘泉县坚持以“弄干净、无污染、环境美、八清一改”为基本原则,以“净美三秦”攻坚战的要求为主要行动内容,统筹规划,因地制宜,广泛发动群众与社会各方力量,集中开展清理整治,着力解决村庄环境“脏乱差”问题,逐步建立长效清洁及维护机制,以点带面,示范带动,积极稳步推进美丽宜居乡村建设。

甘泉全景

 完善基础设施 改变乡村旧貌 

“房前屋后私搭乱建、柴草堆不见了;河道淤泥、垃圾、蚊虫苍蝇不见了,现在咱村里的环境越来越好了,傍晚时我们还可以去新修的广场跳广场舞,大家的精气神也越来越足了。”看着村里的变化闫家湾村村民王艳军竖起大拇指。 

闫家湾村位于甘泉县桥镇乡背川,有仙神庙坪、闫家湾、屈沟坪、刘家沟四个村民小组,村子之前发展相对落后,用村民的话说就是“吃水靠井,交通靠走,通信靠吼”。 

为了给村民营造干净整洁的居住环境,闫家湾村多次召开党委会,对群众进行政策宣传,积极动员群众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通过全村共同行动,人居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桥镇乡闫家湾村民们的休闲时光

闫家湾村的村民们享受农闲时光

“在县、乡各级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基础设施得到了很大的完善,村里新建了广场、活动室,并且安装了健身器材。”谈起村上这几年的变化,村党支部书记李伟感慨颇多。去年村上还新修了2公里排洪渠;安装28盏太阳能路灯、120盏景观灯;平整300亩土地;新建高位蓄水池3座、铺设管网1500米;完成了屈沟坪、刘家沟等四个村民小组的巷道硬化,对全村房屋实施了平改坡工程,还将天然气管道压进村里。在全村上下一致努力下,2019年12月闫家湾村被评为省级美丽宜居示范村。 

如今,闫家湾村已经成为了甘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的一个缩影。村里白墙灰瓦,绿树环绕,花草掩映。一到夜晚灯火璀璨,美不胜收。 

近年来,甘泉县不断强化组织保障,坚决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列入全县重点工作来推动。县委、县政府落实了“县领导包乡,乡干部包村,村干部包户”的三级包保制度,进一步明确责任分工,分解目标任务。 

“沿海发达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已经很成熟,去那里学习一趟,不仅可以开阔眼界,还能为我们提供新的发展思路。”曾被派到去浙江“取经”的甘泉县石门镇干部李向东说。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县农业农村局作为牵头单位,负责具体指导和综合协调任务,先后组织多名乡镇干部赴浙江等地学习“全村示范,万村整治”的好经验、好做法,并取长补短。 

同时,该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强化资金保障,建立了县、乡、村、包村单位四级资金承担模式,并主动整合部门资金,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拓宽资金筹措渠道。截至2019年底,甘泉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总投资1.03亿元。 

整治垃圾污染 美化乡村环境 

宽敞的柏油马路

宽敞的柏油马路

“谁说农村不如城里?我都快70岁了,还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好的农村卫生环境。你看看我们这里,道路两旁整整齐齐摆放着垃圾桶,村里的广播天天喊着讲究卫生的常识,让我们不仅注意打扫家里的卫生,还认识到了保持全村整体环境的重要性。”4月12日,甘泉县道镇镇南义沟村68岁的村民杨里曲高兴地说。 

在美丽的南义沟村,宽敞笔直的马路穿过村庄,错落有致的民居在夕阳的照耀下,格外耀眼。“我们坚持文化进村、新风入户的工作方法,树立先进典型,以先进引领带动全体村民文化素养不断提高。”南义沟村村党支部书记曹宏伟说。而且,通过设立“垃圾兑换银行”,培养村民自觉捡拾垃圾的良好习惯,依托“党日活动+”,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组织党员、“四支队伍”和市县包扶干部一起行动,打扫村庄卫生,过去一年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村庄在一点点变美,镇子也有了新的气息。道镇镇以“党群联动、齐抓共管、全面整治、不留死角”的方式,在全镇范围开展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分片划区,夯实镇村两级干部的责任。村干部、党员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迅速投入到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中去。动员村民积极参与,全力做好环境卫生整治工作,在全镇掀起了环境卫生整治小高潮。此次整治活动,实现了大范围、全方位清理,彻底做到环境卫生无死角。共有道镇村干部85人参与其中,发动群众225人次,动用铲车5台,调用三轮车18辆,清理垃圾23吨,治理垃圾死角25处,经过数天的共同努力,全镇环境整治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为推进乡村治理联动联创奠定扎实的基础。 

“每年一入夏,道路两旁的格桑花、九月菊就争相绽放,和城里的公园一样漂亮。”4月2日,甘泉县桥镇乡新庄科村村民王从花站在自家门口高兴地说。原来从2018年春季开始,新庄科村的志愿者们,在帮助村里打扫完卫生后,主动在道路两旁栽种花草。“当初,看着道路两旁光秃秃的,想着用花草装饰一下,于是就栽种了这些生命力旺盛的花。”志愿者杨亚军说。 

据统计,2019年甘泉县各乡镇按照《甘泉县2019年美丽宜居村建设实施方案》确定的任务指标,组织开展了“全域无垃圾”“禁牧”“百日会战”等行动,加大了源面污染整治力度,全县已建成164个村级垃圾收集站和12个乡级垃圾转运站,全天候配备637名保洁人员,全面实施了“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清运模式。全县各行政村均建立1个废旧农膜回收点,各乡镇建立2个废旧农膜转运点,利用“村收集、镇集中、企业回收利用”的废旧膜回收模式。累计回收反光膜5.8吨,套袋3200万只,有效促进了农村面源污染的治理,并实现了农民增收、农村环境改善的双赢。 

截至目前,全县新建活动室9个,硬化村庄主干道、支路、入户路等7000米;栽植绿化树木5500株、种花种草42亩;安装路灯255盏;粉刷围墙、建设文化墙8000米,建文化长廊7处,修建文化广场4个,美丽宜居示范村建设初显成效。 

 创新“五种机制”巩固整治成果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甘泉县建立了精细管理、立体督查、多样宣传、观摩学习、示范引领五项机制,落实“县、乡、村、三委成员”四级包保制度,按照“属地管理”原则,明确任务,落实责任,划好乡村界线。 

“今年3月底,我们组织了栽种树苗,绿化村庄的活动。村民和包村干部50多人,齐心协力,共同栽种了100棵树苗,栽种任务基本完成,接下来将进行树苗的管护。”石门镇和平村妇女主任申亚丽说。 

和平村地处甘志路沿线,距离镇政府3公里,辖6个村民小组,全村现有人口550户1091人。自全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开展以来,村委会组织协调包村部门、镇村干部和群众对村内环境进行集中整治。 

“去年年初我们组织了280多人,并且调用铲车、钩机等机械7个台班,清理垃圾死角18处,拆除废旧鸡棚8座,腾退闲置耕地17亩,计划新建连栋大棚发展村集体经济。”申亚丽说。村里的垃圾死角得到了清理,道路两旁也安装了新栅栏,帮助村民将院落围墙进行粉刷,和平村换上了“新衣”。 

“去安塞学习后,我们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增设检测井、安装水泵,在节水的同时还便于检修。”申亚丽说,现场观摩学习,总能给乡村环境整治带来一些启发。硬件设施不能落后,思想更不敢有懈怠。和平村不仅完善“爱心超市”和“垃圾银行”运转站,而且还开展了环境卫生评选及垃圾回收活动,村民可以通过参加活动获得相应积分,村委会将其兑换成生活用品给予奖励,让群众养成不乱扔、不乱倒、不乱堆、主动保护环境的好习惯,调动农户参加环境整治工作的主动性。 

村风文明是开展环境整治工作的重要保障。和平村充分发挥“学思堂”和村规民约的引导作用,积极开展了“卫生示范户”“净美夺旗行动”等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评选出各类典型共计33人,目的是通过树立群众身边典型、熟知的事例,引导群众培树良好村风,促使村民形成爱环境、爱生活、讲文明的好习惯,为全县环境整治工作营造良好氛围。 

美丽新农村的文化墙

美丽新农村的文化墙

“如果家里收拾不好,邻家们都会笑话,更别说来串门的亲戚了,所以,每天早上一起床首先把家里的卫生打扫干净,然后再做饭,晚上没事的时候,把院子和小路收拾干净,没想到慢慢成了全村的好榜样。”劳山乡杨庄科村村民王满福高兴地说。 

过去的杨庄科村一进村就会闻到牲畜粪便的味道,忙于农活的村民对村里环境卫生并不在意。如今在村委会的努力下,村民们将自家院落收拾得干干净净,争相报名参加“净美家庭”的评选活动。2019年,全村新修花栏墙4.1公里,新建小节点2处,改造广场一处,改造篱笆院墙15户,改厕110户,绿化栽花1.2万株,种花20亩。 

今年,杨庄科村将进一步依托“家风馆”,广泛开展弘扬“好家风、好家训”评比、创建“星级文明户”“五好文明家庭”等活动,发挥模范带头引领示范作用。 

去年,全县开展“净美家庭”夺旗评比80余次,评选出劳山杨庄科王满福等750余户“净美家庭”,并授予流动红旗和相应的物质奖励。 

“让农村既能‘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又能像城市一样生活便利、环境整洁。”曾是生活在甘泉农村老百姓最朴实的梦想,而如今,在全体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下,一个个宜居、宜业、宜游的美丽乡村,正逐渐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记者 彭琛 通讯员 范筱霞 

责任编辑:王爱荣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