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首页 新闻 延安 延安记忆

“双枪将军”向仲华

2019-12-23 14:45 来源:延安日报

他一手提枪杆子,一手抓笔杆子,人送绰号“双枪将军”。他就是曾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报社社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广州军区政治委员等职的向仲华。

“双枪将军”向仲华的两把“枪”,一把是射出子弹的枪,一把是千钧力量的笔。

 向仲华(资料图片)

 向仲华(资料图片)

1935年10月,长征队伍到达陕北后,向仲华担任军委后方政治部宣传科科长。不久,任《红色中华》报社社长。

上任伊始,他根据中国共产党的抗战主张,为《红色中华》撰写了《要使红色中华成为统一战线的宣传者与组织者》的文章,指出“红中社应抓住统一战线运动中每一发展阶段上的具体任务和实际工作方法,各方面加以宣传,使统一战线更广大地开展起来”。阐明了这个时期《红色中华》报社的办报指导思想,就是要为抗日统一战线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

1936年12月12日,“西安事变”爆发,因其突然性和意外性,社会上出现了许多谣言。这些谣言,既有针对张学良、杨虎城的,也有对中国共产党进行诬蔑的,特别是针对中国共产党散播的种种谣言,明显体现着不良的政治意图。

向仲华根据毛泽东、周恩来的指示,迅速组织成立红色中华报社西安分社。在“西安事变”第二天,《红色中华》刊登了《西安抗日起义蒋介石被扣留张学良杨虎城坚决的革命行动》,如实报道了“西安事变”,把张学良和杨虎城两位将军的耿耿爱国心和赤诚报国志昭告天下。

《红色中华》的宣传,使全国人民及时了解了“西安事变”的真相,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的谣言攻势,争取到了国内外舆论对“西安事变”的支持。向仲华作为当时的社长,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正确引导舆论,不仅为西安事变在国际舆论中正名,还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他既是革命的报道员,又是部队的指挥员。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即将开始,向仲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战前准备是他一直牵肠挂肚的事情。部队进入阵地后,他不顾疲劳和生命危险,亲临边境视察。68岁高龄的他,身体本就瘦弱,而且长期受着肝病的折磨。由于劳累过度,导致肝病复发,为了不影响工作,他坚持作战,仍旧登上一座又一座海拔上千米的山头,勘察地形,侦察敌情,然后根据敌我双方的情况作出战斗部署。

有一次,他到前沿观察地形,由于靠近敌人的那座山头比较高,挡住了视线,如果爬上那座高山的悬崖口向下俯视,就可以看清对方的全部情况。那个山头在敌人的有效射击范围内。向仲华坚持到悬崖口去查看,部队领导和参谋人员考虑到这样太危险,坚决反对他亲自去。向仲华却说:“不知己知彼,怎能指挥战斗,又怎能取得战斗的胜利?”他拄着拐杖,坚持继续攀登,累了,就地歇一会再爬。大家都被他坚持亲历一线的扎实作风所折服,争先恐后地保护他登上悬崖口进行观察。

就这样,近800公里的边防线,上百座大小山头,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战斗结束不久,向仲华连续大吐血,随即陷入深度昏迷,在生命垂危之时,他依旧牵挂着党,牵挂着人民。

向仲华,是党的宣传员,是人民军队新闻舆论工作的缔造者;是党的守护者,是保卫国家疆土不受侵犯的践行者。他的一生,是为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事迹将永远铭记在人们心中。(宣讲者 郇勒)

【纠错】责任编辑:郑旎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