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首页 文化 非遗传承

满绣里的工匠故事

2019-07-10 17:20 来源:新华网

 

8377296271457801190

满绣绣娘为观众展示满绣技艺

7月8日,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克东县举办的第68期满绣培训班开班,满族刺绣项目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刘雅梅为学员授课。刘雅梅说,学习满绣技艺的人必须要先了解满绣历史,只有喜欢满绣、爱上满绣才能绣出好作品。

“满绣”是满族人刺绣的简称,因其做工精细、美轮美奂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清朝,满绣成为地位等级的标志。由于现代织印技术的发展和满绣商品化进程的相对滞后,这一绚丽的民族艺术瑰宝的发展一度走向了艰难境地。

克东县曾是金代文化重镇,满族刺绣历史悠久。刘雅梅2004年成立了克东县雅梅绣庄。这是踝关节摘除后又遇车祸造成脊椎粉碎性骨折的残疾人刘雅梅,抢救满绣技艺迈出的第一步。据了解,培养一名“描龙绣凤”的刺绣艺人需要几年时间,而满绣艺人大多来自民间,知识素养参差不齐,没有包容思想和诲人不倦精神是难以做到的。

15年间,刘雅梅凭着对满绣传承的责任担当和锲而不舍的追求,共培养3000多名满绣从业人员,其中包括很多农村女性和残障女性。2005年,刘雅梅成立了克东县北方满绣艺术研究所,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学者加盟,发掘整理满绣历史资源,开展抢救性记录工作。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克东县民间满绣已成为黑龙江省的一张文化名片。2011年,雅梅绣庄增资注册黑龙江满艺工艺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满艺公司”),之后又相继成立齐齐哈尔市富裕县满艺职业技能培训学校、齐齐哈尔满艺民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5年,满艺公司成为从事满绣研发、设计、培训、生产和销售的综合性文化企业,职工400多人,其中女职工占职工总数的98%,残障职工33名。

满族刺绣项目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作为该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刘雅梅用工匠精神传承满绣。

几年来,刘雅梅带领团队创作了一批满绣精品。反映我国56个民族不同特点的《中华民族大团结卷》2015年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巡展;2012年在哈尔滨举办的联合国官员书画作品展上,来自23个国家的42位联合国官员在满绣《和平颂》上签名留念;2014年北京APEC会议,满绣作品绣花手包、丝巾、手帕作为国礼赠送各国贵宾……

近年来,黑龙江建立了传承人队伍,打造了由国家级传承人刘雅梅、省级传承人王洪玉和刘思彤、市级传承人吕明泽和赵玉凤组成的三级传承人体系,王洪玉的《蒲岭古韵》、刘思彤的《宝鼎》、吕明泽的《旗袍》、赵玉凤的《唐卡》等满绣作品纷纷斩获国内多个奖项;开展了满绣进校园活动,编写了满绣教材,并为中小学生开展满绣体验活动;开展基地建设,在黑龙江财经学院、黑龙江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创建满绣传承基地,助力满绣走进高校课堂;推动满绣走出去,先后到美国、菲律宾、斯里兰卡等6个国家和我国港澳台地区举办展览,并现场向当地居民传授满绣技艺,同时积极参加深圳文博会、广交会、黑龙江省文博会等大型展览活动。

经过不断扬弃与更新,满绣作品普遍具有豪放、厚重的民族韵味以及黑龙江地域文化底蕴与特色,形成了丰富、粗犷的构图中蕴含细腻技艺的艺术风格,令满绣艺术更富生命力。

满绣脱贫是近年来黑龙江大力发展满绣的重要成果。克东县农民严姗姗、残障人士刘跃军等通过学习满绣技艺实现脱贫致富。在2017年持续至今的脱贫攻坚工作中,刘雅梅主动请缨,截至今年4月底,已免费开展满绣培训班36期、培训人员1126人、落实就业231人、帮助脱贫500人。

刘雅梅说:“匠心、传承、创作、感恩,这是我对满绣始终坚持的初心。今后,我将更加努力传承满绣文化,为‘一带一路’上的大美龙江增添新魅力,让更多满绣作品走出黑土地,走向全中国、走向全世界。”(记者 张建友 文/图)

责任编辑:张春鸽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