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首页 新闻 延安 热点

【重温红色故事】一位伤病员的愿望

2019-01-28 16:44 来源:延安日报

阅读提示

■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才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从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

1944年9月,毛泽东在为悼念张思德所作的《为人民服务》讲演中指出,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戎马倥偬、运筹帷幄,但却始终关心爱护人民军队中的每一个干部和战士。他把人民军队中的每一个干部和战士都看成是我们党的宝贵财富。在他们生病时,毛泽东亲自前往看望,并给予无微不至的关怀。关心伤病员、看望病号,绝不是一件小事,不可等闲视之,这是我军官兵一致、上下一致团结友爱优良传统的具体体现。在这方面,毛泽东为我们作出了榜样。

河北省军区保定军分区第四干休所离休干部顾昌华,曾经是毛泽东的警卫战士,每当回忆起毛泽东和一位伤员的感人故事,他就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一天,延安东边拐峁的八路军野战医院接收一个从黄河边送来的重伤员,这个伤员痛苦地挣扎着,发出无力的呻吟:“我想见到毛主席!”此后,他便像是说梦话似的,翻来覆去地低声叨念:“毛主席、毛主席……”看护和医生安慰他:“你要求毛主席来看你吗?他太忙,恐怕不容易来。”听到这话,这位伤员满眼是泪。当时看护和医生想,毛主席的住地离这里有60里路,而且他那么忙,是不可能抽时间来的。但见这位伤员的心情非常迫切,他们想,不妨打个电话让毛主席知道这件事。毛泽东得知消息后,立刻吩咐备马,骑马赶到医院看望这位伤员。到医院后,毛泽东生怕吵着伤员,轻步走到他身边。看护低声跟伤员说:“毛主席看你来了。”这时,伤员立刻睁开眼睛,看着毛主席说:“啊!毛主席,我可见到你了……”他起来想握毛主席的手。毛主席立即弯下腰去握住他的手,靠近他的耳朵轻声说:“你是光荣的同志,我们永远不会忘记你……”说着说着,毛泽东眼里流出泪水。毛泽东详细地看了他的伤口,不一会儿他永远地闭上了双眼。这位伤员牺牲后,毛泽东一直陪着把他的遗体送到墓地,送了花圈,并亲笔题了字。接着,毛泽东又慰问了其他伤病员,和他们亲切握手、询问病情。

大家都会记得毛泽东的两幅题词,一幅是“救死扶伤,实行革命的人道主义”,这是毛泽东为医大学员毕业证书的题词,很多医院都把这幅题词作为治病救人的根本宗旨和指导思想。还有一幅题词是“既来之,则安之,自己完全不着急,让体内慢慢生长抵抗力和它作斗争,直至最后战而胜之,这是对付慢性病的方法”,这幅题词是毛泽东写给王观澜的,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流传甚广,鼓舞着众多病人与疾病作斗争并战而胜之。王观澜是一位资格很老的同志,他1926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长征到延安后担任陕甘宁边区党委副书记,解放后曾任中央农村工作部副部长。长征期间,王观澜染上痢疾,身体极度虚弱,在最困难的时候,他遇到了毛泽东,毛泽东送给他一双从江西带来的新布鞋,鼓励他跟上队伍。1941年王观澜十二指肠溃疡严重,疼痛不已,彻夜难眠。毛泽东在傅连暲的陪同下,步行五六里山路,到中央医院看望王观澜,还送给了他一只热水袋,不久,又派警卫员送去了上述那幅题词,毛泽东想到王观澜肠胃不好,又把自己烤食物用的铁夹子送给了他。毛泽东在一次中央召开的会议上,还号召到会的同志们都去看看王观澜,并特意提醒大家,不要同时去,以免把观澜同志搞累了。

1935年12月5日,毛泽东的警卫员吴洁清患病,经医生诊断,是重伤寒。他知道后,赶到医院看望吴洁清,吴洁清怕毛泽东被传染,苦苦求他赶快离开,没想到,毛泽东却坐了下来,安慰鼓励吴洁清同疾病作斗争。吴洁清入院七八天,病情加重,被医生误认为死亡,准备送往太平间,前来探望的同事发现后,马上报告了毛泽东。毛泽东听后很生气,拿起电话对野战医院负责人说:“不管是马夫,还是伙夫,凡是经过长征的同志,都是国家的财富。一定要想尽一切办法抢救吴洁清同志,哪怕只有十分之一的希望,也要把他抢救过来,把他治好。”毛泽东立即赶到医院,吴洁清终于获得了第二次生命。还有一次,毛泽东坐汽车到中央医院去看望正在养病的八路军120师政委关向应同志。到了医院,为了不影响病人休息,毛泽东把脚步放得很轻,小心地推开病房门,慢慢地走向病床。关向应一看毛泽东来了,急忙坐了起来。毛泽东赶快上前,一把握住关向应的手,亲切地问:“身体好些了吗?”“好多了!”关向应激动地回答。两人正说着话,忽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穿着洁白的工作服、戴着白帽子的小姑娘,强烈的责任感使她顾不得多想,就走到毛泽东面前说:“同志,对不起,医生吩咐说病人需要安静,现在不能会客。”“噢,对不起,我不知道医生有这个昐咐。”毛泽东谦和地微笑着说,随后轻轻走出病房。后来,这位护士才知道他是毛泽东。

1947年春,中共中央机关转战陕北,来到安塞区王家湾驻扎下来。有一天,毛泽东得暇,背着双手健步向双羊河畔走去。途经警卫团手枪连的驻地时,他猛然听见窑洞里有人在急促地呻吟。他问道:“谁病了?”“小马驹。”战士回答。“小马驹”是中央警卫团手枪连的通讯员,今年只有17岁。毛泽东三步并作两步走进窑洞,见小伙子昏迷不醒,便问:“怎么不请医生来看?”同志们回答说:“已请医生看过好几次了,可一次比一次严重,医生好像也没什么好办法。”毛泽东叫他们快到卫生队把医生再次请来,毛泽东问:“他是什么病?”“回归热。”任医生说。“怎么不想办法治呢?”毛泽东接着又问。“我已经看过几次了,也采取了可以采取的措施,因没有特效药所以见效很慢。”任医生将治疗情况作了简短的汇报。毛泽东说,“什么没有特效药,盘尼西林不是特效药吗?为什么不给他注射呢?”“这……”“这什么?!”毛泽东不容医生分说,顿时火冒三丈。他用手指着医生的鼻子,厉声说道:“这些药品是战士们从战场上,用生命和鲜血缴获来的,他们遇到了危险,还不给他们用,那给谁用?我说同志,要多为战士着想,不要为我担心,我的身体不是很好吗?”任医生见主席动了肝火,不敢再坚持自己的意见了,便抬出了一位部队领导的名字,并喃喃说:“这样做是违背首长命令和单位计划的,如果中央首长遇到危险时,拿什么去抢救嘛!”毛泽东不听便罢,听了任医生的辩解,更生气了,他大声吼了起来:“什么首长、首长,首长只有巴掌大,兵民是我们胜利之本!现在要紧的是抢救病人,一刻也不能延误!”“小马驹”还在微弱地呻吟,毛泽东在“小马驹”的身旁守候,任医生急匆匆地从卫生连领来了三支盘尼西林,迅速给“小马驹”注射,“小马驹”终于脱险了。党的领袖在一个小战士生命垂危之际亲自探望,并下令用当时最珍稀的药品去挽救他的生命的故事感人至深!“首长只有巴掌大,兵民是我们胜利之本!”掷地有声,它胜过了无数的“空话”“套话”,成为领导和群众之间血肉联系的最真写照。

延安时期,领袖关心干部和战士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它是官兵一致原则的具体体现,更是密切联系群众这一优良作风的集中反映。正因为我们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始终做到官兵一致,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才赢得了人心,赢得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从而取得了革命的最后胜利;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密切联系群众,才得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信赖,从而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辉煌。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选自中国延安干部学院《红色延安的故事》)

责任编辑:曹海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