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
首页 新闻 延安 社会

全市法院:开展“四项活动”公正为民司法

2019-01-16 11:39 来源:延安日报

冬日的陕北,千里冰封,寒风瑟瑟。2018年11月9日晚上8点30分,市中院会议室依然亮着灯,党组中心组专题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这是该年第八次党组中心组学习。为了不占用正常办案时间,保证政治学习效果,这次党组中心组学习特意安排在晚上。

2018年,全市法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人民法院工作提出的新要求,以开展全市法院“政治业务大学习”“办案质效大提升”“院长公开大接访”“纪律作风大整顿”四项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司法水平,强化为民服务,努力创造为圣地添彩的司法业绩。

政治业务大学习——为法官干警“补钙”“充电

围绕打造政治过硬本领高强的新时代法院队伍,全市中院狠抓思想政治建设,突出忠诚教育、廉洁教育和人民司法优良传统学习教育,党组中心组、机关党委、党支部举办了多层次、多形式学习、交流活动,组织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梁家河》等著作,举办了全市法院“牢记初心使命,我为党旗添彩”主题演讲比赛,加深了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理解,法官干警切实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市中院相继出台了保障脱贫攻坚推进司法扶贫、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优化延安营商环境等五个方面指导意见,指导全市法院主动融入大局、服务大局、保障大局,助推延安追赶超越。

主动担当意识形态教育培训责任,充分利用延安红色教育资源,依托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加强司法领域意识形态阵地建设和教育培训,全年为全国法院联系协调在延安举办教育培训班70期。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旧址继被确定为全国法院革命传统教育基地后,又被命名为首批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陕西省监狱系统革命传统教育基地,“法院山”下的法治广场即将竣工。康天军院长参与的《陕甘宁边区高等法院判例汇编研究》被确定为中国法学会部级法学研究课题。

针对法院队伍在司法理念、业务能力方面的差距,市中院加强针对性业务培训,开办“圣地法官讲堂”,每月邀请上级法院和兄弟法院业务骨干为全市法官进行司法实务培训,围绕劳动争议、建设工程合同、商品房买卖合同、民间借贷、司法鉴定等举办专题讲座10期。积极与国家法官学院联系合作办班,依托法官最高学府高水平师资力量,分期对全市刑事、民事、行政、执行法官进行了系统培训。把庭审直播作为提升司法技能的重要抓手,要求法官人人过关,视频直播庭审1920案,延长县法院审理的高某等5被告人开设赌场案入选首届全国法院“百场优秀庭审”。开通中院法官微信群、党员微信群,搭建在线学习平台,大家人人推送、共同学习、互相启发,蔚成风气。每名法官还根据自己所在办案团队和专业化建设要求,量身制定了业务学习计划,努力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

办案质效大提升——促审判执行提质增效

截至2018年9月中旬,宝塔区法院2018年受理案件数已突破万件大关,如何破解案多人少的现实矛盾,成为刘尚军院长思考最多的问题。

2018年11月15日上午,宝塔区法院公开开庭审理被告人陈某危险驾驶一案。可是庭审现场只坐着法官、书记员、公诉人以及旁听人员,却不见被告人,旁听案件庭审的群众在纳闷,采访的记者心里也犯起了嘀咕。原来,这是宝塔区法院网上审判法庭建成后审理的首起案件。合议庭、公诉人以及旁听人员在法院参与庭审,被告人在看守所候审,通过运用音视频采集、传输和互联网技术,实现远程开庭审理,打破了时间和空间因素对庭审活动的限制,最大限度提高庭审效率。

在推进“智慧法院”建设的同时,宝塔区法院还积极探索形成了案件繁简分流的延安模式。“2018年,我们23%的员额法官办结了全院56.3%的刑事、民事案件,靠的就是全面推进案件繁简分流机制改革,实现了少数人快办多数简案、多数人精办少数难案的初衷。”刘尚军说道。

宝塔区法院专门组建了11个民事速裁团队和2个刑事速裁团队,立案庭法官对事实相对清楚、法律关系简单、争议不大的案件,以调解、释明方式进行诉前调解,从源头上减少诉讼;无调解基础的案件,立案庭法官准确甄别案件难易程度后,及时分配给速裁团队或审判庭法官。尝试“庭审要素前移,简化审判程序”的要素式审判方式,多数案件在送达环节和庭前会议阶段进行证据交换、归纳焦点、协商调解,使庭审程序瘦身,民事速裁庭法官人均结案280件,刑事速裁团队法官人均结案169件,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缩短到12天。推出了令状式、表格式、要素式裁判文书,满足群众快速解决纠纷的司法需要。

司法责任制改革实施后,围绕如何加强对审判权运行监督、确保案件质量这条“生命线”,延安中院出台了《违法审判责任终身追究办法》,强化办案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确保用权受监督、放权难放任。推行类案和新类型案件强制检索报告制度,促进司法裁判尺度统一,防止员额制改革后出现“类案不同判”现象。两级法院坚持每周在法院内网或院内显著位置通报院庭长及员额法官收结案、发改案件情况,集中约谈未完成办案任务人员,形成随时监测、随时督察、随时改进的良好氛围。

安塞区法院率先打破执行法官“一人包案到底”的传统模式,全面推行了分段执行新模式,将执行流程分段细化,将执行局划分为执行综合团队、执行实施团队和裁决团队,各个团队分工负责、协同实施,有效规范了执行行为,提高了执行效能,执行法官人均结案数由原来的每月3件上升到6件。

针对一些案件不是由于法官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违法审判造成瑕疵或缺陷的问题,延长县法院对一般过失作出了一级过失、二级过失、三级过失的划分,并明确了每一级过失的具体情形和判断标准,构成过失的案件计入法官个人业绩档案,作为法官绩效考核、奖金发放、晋职晋级、奖优罚劣的重要依据。延长县法院对23起发回重审、改判案件逐案分析查找原因,法官考评委员会研究后,将4起案件确定为三级过失案件,有力促进了办案质量提升。

全市两级法院从立案登记分配、审限执限管理、司法责任落实、司法行为规范、司法个案监督到诉讼服务、智能化建设等各方面查找短板、加固底板,全方位提升办案质量和效率。

2018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47027件,结案45017件,比2017年分别上升18.9%、18.53%,结案率为95.73%,居全省第二名,一审民事、行政案件服判息诉率达到91.65%,被上级法院发回重审、改判率下降2.65个百分点。执结案件11198件,兑付执行款27.41亿元,比上年分别增长29.2%和34.36%,与2016年、2017年累计,三年来全市法院共执结案件26214件,向当事人兑付执行款71.83亿元,分别是2012-2015年四年总和的3.33倍和4.22倍,解决执行难工作取得了突破性阶段成果。

院长公开大接访——让司法为民更接地气

“原来都是我们上门找院长,现在是院长下来见我们,还解决了我多年未了的一场官司。”2018年4月23日,家住安塞区的刘某某拿到执行款后激动地说道。至此,一桩十余年未结的执行案件画上了圆满句号。

由于被执行人杨某某长期逃匿,原本已想放弃的刘某某在网上看到延安中院院长康天军将于2018年3月27日到安塞区法院接访的公告后,抱着再试一试的想法来到法院。

康天军认真倾听刘某某反映的诉求,针对刘某某提出的问题一一耐心解答、释法说理,要求安塞法院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以最大的决心和最强的力度啃下“骨头案”。

安塞区法院迅速成立了由副院长周海龙负责的办案组,办案组首先调阅了本案卷宗,查到被执行人杨某某祖籍系延川县延川镇,并在该镇有一处老房子的情况后,办案组迅速驱车到延川,得知由于城镇化建设,杨某某的老房子早已被拆除。办案组随即四处打听,获悉被执行人在宁夏吴忠市某小区居住,当天又远赴宁夏,虽找到了小区,但却查无此人。于是,办案组调整思路,一一核查没有与最高法院“总对总”联网的银行,终于发现了与杨某某姓名极为相似的一笔1.9万元的存款。查实该款项来自汉中地质大队汇款后,办案组马上向主审法官和刘某某进行核实,随即驱车一千余公里抵达汉中,冻结了杨某某在汉中市社保机构的工资和宁夏吴忠某银行的存款,无处藏身的杨某某最终履行了全部执行款。

2018年11月16日,抚养人老冯哽咽地把孩子交到生父母手中,一对分别了十年的一家三口终于团聚,延川县法院执行法官为他们拍了一张全家福,这是院长公开大接访活动中化解的又一起长年信访案件。原来,2008年张某某妻子生育时难产,孩子被医护人员用器械强行吸出。张某某认为医院的行为造成孩子脑积水,便将孩子丢在了医院,医院不得已雇用老冯抚养孩子,一养就是十年。医院将张某某告上法庭后,延川县法院判决孩子由张某某领回抚养,并支付管护费用,但由于张某某居无定所,长年到处上访,致使案件终结执行。2017年10月,因医院撤并,老冯也已70多岁,医院申请恢复执行。副院长刘春明和执行法官张慧阳接手此案、仔细查阅案卷后,先来到学校向班主任了解情况,并和实际抚养人老冯座谈,得知孩子已上五年级,身体智力都正常,紧接着就找来张某某协商处理。尽管张某某一到法院就大吵大闹,但他们认真倾听,并与张某某进行了近四个小时的长谈,从法理亲情的角度进行开导,解开了张某某心中多年的疙瘩,最终有了开头的那一幕。

在“院长公开大接访”活动中,两级法院院长提前3天在网络、市区公开接访安排,变群众上访为主动下访,及时、就地解决群众涉诉信访诉求,纠正、化解了一批复杂、疑难案件。2018年,康天军已在中院和6个县区法院公开接访8次,两级法院院长共接访群众944人次,化解涉诉信访案件136件,进京赴省访比上年下降28%。

纪律作风大整顿——使制度﹃长牙﹄纪律﹃带电﹄

“在涉诉信访案件信息录入专项检查中,8个基层法院存在信访案件信息录入不规范、不及时、不全面的问题,现予以严肃通报批评。责令上述法院院长立即查明原因、写出检查,报市中院纪检组,并对相关责任人启动问责。”这是市中院纪律作风大整顿专刊通报第2期的内容。像这样的专刊通报,2018年共发出了12期,通报批评、警示训诫、约谈10个法院、12名个人,其中有3人是基层法院院长,6人是两级法院副院长、执行局长、专委。

2018年8月29日,针对个别基层法院发生的个别法官干警违反办案纪律以及办案质量低等问题,市中院纪检组组长到两个县法院对领导班子进行了集体约谈,并提出监察建议,责令其严肃处理、深刻反思、认真整改。

市中院还充分运用执纪监督“四种形态”,坚持严字当头、抓早抓小,发现问题苗头及时提醒纠正,开展警示提醒谈话17人次。

“纪律作风大整顿”活动中,全市法院紧盯领导干部和执法办案,强化监督执纪问责,强化个案监督,注重通过来信来访、舆情监测、投诉举报、发回、改判和再审案件评查等渠道,持续正风肃纪。市中院共开展审务督查8次,核查处理投诉举报52件,立案查处5件,给予纪律处分6人,促进形成团结一心抓工作、刀刃向内抓纪律的可喜局面。

纪律作风大整顿既要治标更要治本。为扎紧审判权行使的制度“笼子”,市中院率先出台了《全面加强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及6项配套制度,全面构建权责清晰、流程规范、风险明确、防控有力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廉政风险预警防控机制,把问题抓早抓小,对准腐败苗头喷上“封闭药”;建立防控动态管理机制,对廉政风险内容、等级和防控措施及时进行评估调整,强化动态管理,做到抓常抓细,调准监管“晴雨表”;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将廉政风险防控工作纳入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党风廉政责任制考核内容,定期考核评估,压实防控责任,用好问责“杀手锏”;建立廉政风险防控点清单制度,共排查梳理岗位廉政风险点157个,院党组、党组书记责任清单7项,常打思想“防疫针”;建立廉政档案制度,将个人财产收入等20项监督内容纳入廉政档案,织密监督“防护网”。

“我们必须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要有一种‘圣地意识’,带头把延安精神和人民司法优良传统传承好、弘扬好,在各项工作中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做模范。”康天军说道。(闫涛 惠兴文 田家军)

 

责任编辑:曹海霞

返回首页
相关新闻
返回顶部